目前国内实际案例的应用仍然脱离场地需求,更多的直接借鉴西方设计经验。过去由于对城市口袋公园设计的认知不足,各个城市之间盲目效仿西方园林模式导致了口袋公园设计千篇一律,与周边环境脱节,植被及座椅排布等形式单调,导致呈现出的效果缺乏特色。除此之外,这些公园大多受到现代化、人工化的痕迹影响,缺乏自身生态保护意识。研究的创新点在于运用记忆主题的赋予,设计元素的提取、整理与运用,见缝插绿地改善老镇生活水平,保护老镇固有风貌,唤醒历史街区的场所记忆。口袋公园作为调节生活压力、改善生活水平、亲近人与自然的公共空间,很好地解决了多种特殊环境下的场地问题,希望探索出更多历史街区中口袋公园的设计方法,更好解决历史街区更新中生活水平待改善,历史文化需要保留之间的矛盾增加历史街区中公共空间的魅力。口袋公园是城市发展必可少的概念,是城市中的“点空间”,是烘托城市主景的配角。浅谈口袋公园行业现状
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口袋公园建设是一项实打实的民生工程,也是打造宜居环境、提升城市品质的重要举措。江苏作为全国经济社会的先发地区,人口密集、城镇密集、经济密集是比较大的省情特征,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面临用地紧张、存量空间再利用等问题。城市口袋公园规模较小、布局灵活、环境友好、功能多元,是江苏省民生实事乐享园林的重要类型,也是城市公园绿地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推进和建设口袋公园,对于优化和均衡城市绿地布局、织补拓展绿色公共空间、满足居民休闲游憩需要等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在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动绿色城乡建设背景下的项重要民生工作。截至目前,全省累计建成口袋公园2000余处,公园绿地十分钟服务半径覆盖率达80%。剖析口袋公园景观设计街区口袋公园适老化改造设计的原则:在满足生活便利性的基础上,确保环境安全是适老化改造设计。
“口袋公园的概念兴起于1967年美国纽约53号大街的佩雷公园,多用于高密度城市中心区,多呈斑块状分布。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前沿城市已经朝城市绿地转型,在寸土寸金的城市里,口袋公园的概念走进了中国的大门,2018年北京提出以城市为中心,充分利用城市空间,建立口袋公园与微小绿地。目前中国拥有很多口袋公园的城市是香港,香港公园平均面积在220㎡,这个数据要依托大量的口袋公园才能成形,香港的高速发展,贸易发达,给香港人民带来小康经济的同时,也不断地扩张城市化,高度紧张的人口密度,导致城市绿地日益减少。口袋公园的概念为这个城市带来了新的转机。
中国口袋公园的发展至今已经历2个发展阶段,即探索起步阶段(1991~2009年)和快速发展阶段(2010年至今)。1991年杨利铭译岩下肇和藤本信义著《袖珍公园——一个“憩”与“用”的场所》,这是我国介绍和研究微型公园的开端。2007年张文英提出口袋公园一词,通过对佩雷公园等实例设计和建设过程的分析,概述美国口袋公园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过程。2009年一些城市开始兴建城市口袋公园,因此,该阶段应为口袋公园理论研究及发展应用的起步探索阶段。2010年以后,国内学者对口袋公园开始进行大量研究。部分学者研究表明,自然景观的色彩、种类和数量在公园缓解精神压力效果的评价中具有非常高的价值,相应的非自然景观面积过大则与缓解效果呈负相关关系。历史街区中口袋公园的设计挑战及设计策略:历史街区中公共绿地缺乏。
街区口袋公园适老化改造设计的原则:障碍原则。由于使用人群的复杂性和针对性,在设计上应尽量做到无障碍设计,老人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较慢,应在新的环境空间做到活动无障碍、信息传达无障碍、意识形态无障碍、公共设施无障碍等。无障碍设施包括无障碍通道、无障碍台阶等满足行动不便的老年人。通达性原则。交通道路通达性是指从某一地点出发到达另一地点的便利程度,道路设计中减少穿插,保证交通空间的畅通和停车空间的安全隐私性。由于居民对现有道路有很高的记忆程度,因此在口袋公园的改造提升过程中,应尽可能尊重和利用现有道路,并进行微观重建,如喷漆、添加标志与灯具,以丰富其功能性和便利性。应注意影响通达性的几个重要因素:一是,城市交通网络的分布;二是,周边土地开发的类型;三是,不同街区和不同街区口袋公园的实际使用情况。在改造过程中,应结合城市规划和人口分布进行有效的设计和改造。在学校、医院、地铁等公共服务场所店边,建设口袋公园,规划候学区、停车场等,满足服务对象特定需求。精细化口袋公园方向
各省级园林绿化主管部门要充分认识“口袋公园”建设对于拓展绿色公共空间、方便**就近游园的重要作用。浅谈口袋公园行业现状
如何在改善人居环境的同时保护原有的历史街区脉络是近年来设计者不断探索的问题。长辛店老镇位于北京市丰台区西郊入京口,由古驿站发展而来,但如今已经失去了昔日的活力,地区消费能力降低、旧房拆迁、人口外流等多种问题使得长辛店遗留下了散落的腾退空间和紧凑的街巷脉络。老镇面临着如何适应新形势.重塑自身发展活力的挑战。口袋公园的概念早于1963年在纽约提出,这些呈斑块状分布的小型公园具备面积小、选址灵活、分布零散等特点,可以做到在建筑密集的历史街区见缝插绿的应用。浅谈口袋公园行业现状